上半年建材漲幅(pom原材料漲幅情況)

2月16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之后,全天維持震蕩整理的走勢。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小幅上漲0.57%,深證成指上漲0.23%,創業板指上漲0.07%。盤面來看,2月16日市場重回穩增長主線,基建、建材板塊獲得資金青睞,此外鋼鐵、煤炭板塊2月16日漲幅居前。養殖、軍工、芯片等板塊2月16日則跌幅居前。個股2月16日漲多跌少,上漲家數超3500家,下跌家數僅1000余家。
量能方面,2月16日兩市合計成交金額為8070億元。北向資金方面,2月16日小幅凈流出16.23億元,其中滬股通流入9.51億元,深股通則流出25.74億元。

近期北向資金流入流出情況,數據來自于WIND
外有人氣支撐,內有利率助力,共同推動2月16日市場情緒轉暖。消息面,2月16日知名美國媒體CNBC頭版頭條刊發題為《從瑞士信貸到高盛,投行稱是時候買入中國股票了樂魚app》的文章,文章提到,高盛、瑞信等五家國際大行都集體看多中國。瑞信的策略團隊在一月份的報告中提到“(在中國)貨幣政策正在放松,而其他地方正在收緊”。
另外,央行主辦的《金融時報》官微發布頭條稿件提到,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這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該數據最低水平。利率下行,對應著權益資產估值的提升,而加權平均利率的下行更是寬信用的關鍵之一。受此消息影響,穩增長成為2月16日市場主線,基建、建材板塊獲得資金青睞,建材ETF(159745)上漲2.04%,基建ETF(159619)將于本周五上市交易。
從政策面來看,近期基建、建材板塊暖風陣陣。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加快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實際上,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背景下,2021年12月中旬,財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1.46萬億元2022年新增專項債額度。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1月各地發行地方債規模為6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365.64億元,近乎翻倍。用途上,用于城鄉、市政和產業園區基建的專項債占比42.2%;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占比18.3%,近60%直接投向了基建。春節假期結束后,湖北省、福建省、陜西省等多地已經舉行省級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中信證券表示,預計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量將在1萬億以上。在同時考慮去年專項債的結余與城投融資約束后,預計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將在5%以上,樂觀的情形下有望達到10%。
另外從估值角度來看,無論是基建還是建材,目前的估值在歷史上均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投資安全邊際較高。

來源:Wind
東吳證券分析認為,預計“十四五”期間地下管網及海綿城市建設帶來持續性增量,地產竣工端保持韌性,地產方面逐步釋放寬松信號,預計后續房企和消費者融資端有望邊際放松,此外“十四五”期間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帶來部分增量。后續可繼續關注建材ETF(159745)和即將上市的基建ETF(159619)。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