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魯運建材地址在哪(商河天天快遞電話)
今天上午
淄博市交通運輸局召開全市交通運輸工作
暨交通運輸系統“品質提升年”動員會議
會上提出,張博鐵路項目將爭取
今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建設時間2年
于張博鐵路開通運營120周年建設完成
即力爭2024年6月建設完成
這也將成為淄博市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
張博鐵路市域化改造工程,全長39.6公里,總投資42.2億元,擬改造為全封閉全立交國鐵I級鐵路,雙線電氣化,客運采用CRH6F動車組。對淄博站、淄川站、大昆侖站和博山站進行適應性改造,同時新增南定北、雙楊、淄川南、白塔4個車站。項目建成后,張店至博山間直達車最快半小時通達,站站停列車約40分鐘到達,大幅節省旅客出行時間,提高出行效率,拉近中心城區與南部組團間的時空距離。

2022年交通運輸重點工作
(一)、突出完善規劃體系,著力深化交通戰略研究。
按照《2022年落實“十四五”規劃工作要點》明確的任務目標,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積極謀劃儲備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力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區域、省級計劃盤子,提升項目規格和定位。
一是樂魚app加速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積極協調啟動濱淄臨、魯中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膠濟客專公交化運營;著力推動大宗物資“公轉鐵、公轉水”,開展齊魯化工區至小清河港口鐵路專用線方案研究;推進小清河集疏運體系建設;深化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一體化聯通體系建設;策劃魯中交通發展產業園項目,打造區域交通建設基礎保障平臺。
二是全力打造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及運輸服務轉型;策劃推進快速公交體系建設,形成“快速公交+常規公交”為脈絡的公共交通服務網,加快推進BRT聯通路試點項目;完成《淄博市通用航空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爭取啟動淄博民用運輸機場、沂源通用機場前期工作。
三是積極提升能級保障。深入研究交通項目建設資金保障,加強獎補政策調整的研究銜接,最大限度爭取和用活財政資金和財政政策。創新投融資機制,發揮交通投融資企業市場化融資功能,發揮好政府債券功能,積極推進PPP建設、TOD開發模式,探索“土地片區開發、礦產權出讓、景區開發、園區建設+交通設施”等路子,拓寬融資渠道,打造多元化交通建設運營模式,推動路衍經濟、臨港經濟發展。
(二)突出互聯互通水平,著力推進交通項目建設。
新開工及續建重點項目37個、總投資882.4億元,年內計劃完成223億元。
一是協調推進鐵路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張博鐵路手續辦理工作,取得初步設計批復和施工圖批復,完成用地組卷上報,6月底前開工建設;推進淄博站南站房裝飾裝修工程和站內設施改造、天橋施工,爭取9月完成調試和評估,經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二是全力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臨臨、濟濰高速公路項目,沾臨、濟高高速于年內順利建成通車,開工建設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項目。
三是加快推進小清河復航工程。年底前完成護岸、橋梁及船閘等小清河航道主體工程;同步配合推進高青港區花溝作業區一期工程建設,力爭年底前完成碼頭、房建、道路及堆場等建設任務。
四是高標準實施普通國省道項目建設。續建S229沂邳線改建工程、S231張臺線大中修暨綜合整治工程,新開G233克黃線高青段等4項大中修工程,年內全面完工;力爭年內開工建設經十路東延工程淄博段,2024年建成通車。積極推進淄博市大外環項目,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五是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60公里、路面狀況改善工程716.1公里、危橋改造5座、村道安保工程52公里。
六是加快實施場站項目。開工建設膠濟客專臨淄站改造工程;建成新區公交樞紐;推進淄博航空港建設;爭取開工建設大學城韓套停保場、博山域城公交樞紐、沂源公交樞紐及膠濟客專周村東站改造工程;推進山東魯維青鐵等交通物流園區建設。
(三)突出群眾便捷出行,著力提升交通服務質量。
一是全面優化城市公交服務。增加3條晚間延時運行線路,優化調整6條公交線路;統籌張店區、周村區、高新區、經開區、文昌湖旅游度假區“大主城區”,濟淄一體及周邊區域濟南“都市圈”的公交線網綜合布局;充分利用“淄博出行”APP,以園區、企業、學校、景區為重點,大力發展定制公交,加快開通旅游公交線路,常態化開展“一元公交游景點”活動,實現全市3A及以上景區公交通達;繼續落實好特殊人群全市范圍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積極打造城市公交領域新名片,在制式、標識和內容上統一公交站牌等專用設施建設標準;實現符合條件的二級以上客運站應用電子客票。
二是全面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及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建設BRT聯通路至正陽路示范段工程;加大對臨淄區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的指導力度,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會同市財政、郵政管理部門推廣淄川區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經驗,推動全市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三是全面樹立服務品牌。組織開展“乘客滿意放心車”“最美駕駛員”等優質服務競賽活動,全面提升運營服務水平;積極參與“愛心送考”“文明交通我參與”等大型公益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雷鋒車隊”“志愿服務隊”持續做好大型活動和重要時段的運輸保障工作。
(四)突出加快轉型升級,著力強化交通行業治理。
一是持續強化道路運輸市場監管。加強對重點營運車輛的動態監控,不斷提升車輛上線率、軌跡完整率、問題整改率。強化電子運單使用規范化,持續提升、鞏固企業覆蓋率和車輛覆蓋率。推廣試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魯運通行碼”管理系統。
二是大力發展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深化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建立并嚴格落實多式聯運企業運行統計、分析、監測制度;及時組織網絡貨運經營企業申報、線上服務能力認定及許可,推動“互聯網+道路運輸”新興業態建設,提高道路貨物運輸組織效率。搶抓省會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推動濟淄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
三是不斷加大汽修、駕培行業管理力度。繼續推進“淄博綠色汽修”品牌建設,大力發展汽車維修連鎖化、專業化經營,保障機動車維修市場規范、有序發展;開展駕培行業規范提升活動,引導駕駛員培訓機構創新駕駛培訓服務方式。
四是加大運輸企業培育服務力度,保持交通經濟高速增長。圍繞擴大提質增效基數,各區縣要對轄區內交通運輸重點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建立種子企業庫,確保應統盡統;要深化扶持政策研究,協調推動規模以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物流企業內部撬裝加油裝置等政策落地;要統籌推動貨運源頭企業與網絡貨運平臺等運輸企業合作,爭取新的增量。
(五)突出筑牢疫情防線,著力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要保持疫情防控指揮體系高效運轉。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相結合,緊盯疫情形勢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強應急運力、保障隊伍和防疫物資儲備,結合交通運輸場站、交通運輸工具可能出現的應急處置情形和突發疫情,加強對一線業務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確保迅速響應、及時妥善處置。
二是要堅決把好“外防輸入”關口。深刻汲取外省口岸境外輸入、人員轉運、垃圾處理等環節薄弱漏洞造成疫情擴散教訓,落實落細客運場站等重點部位防控措施,強化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加強“體溫健康碼人證一體機”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切實發揮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實現外省經站入淄人員信息全控。
三是要持續強化“內防反彈”。嚴格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場站消毒通風、人員測溫、健康碼查驗和全程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分區分級做好交通通行管控和旅客運輸管控,嚴格進京道路客運管理,堅決避免疫情通過交通運輸環節傳播擴散。持續推進行業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和“加強針”接種工作。繼續嚴格做好行業單位內部疫情防控工作。
(六)突出重點領域改革,著力培育交通發展新動能。
一是進一步厘清理順職責關系。著眼做好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推進“物理變化”向“化學反應”轉變,各局屬單位要積極理順不同部門、崗位之間的職責邊界,建立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確保邊界清、職責明、關系順。著力解決職能交叉、職責重疊、權責不清等問題,努力使全系統機構職能、工作運轉更加貼近中心工作需要,履職盡責鏈條更加閉環成型。
二是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全面做好省級下放和市縣劃轉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調查摸底,做好事項的優化調整工作。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流程,大幅降低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成本和時間成本。結合小清河通航,提前研究制定通航水域五市審管銜接工作機制。
三是深入鞏固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成果。在充分運用“95128”電召平臺的基礎上,積極搭建“巡網融合”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網約車平臺公司技術優勢,加強對巡游出租汽車駕駛員監控管理,提升出租汽車行業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四是加快推進大型客貨駕駛人職業化教育工作。扎實推進校企合作,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模式,將大型客貨駕駛人培養納入職業教育體系,強化專業人才培養、儲備力度,系統提升大型客貨駕駛人職業素質。
(七)突出提升執法效能,著力增強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建立完善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規范化長效機制。緊扣“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開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規范化建設年活動,聚焦走在全省前列目標,對交通運輸執法隊伍作出全面、系統規范。以維護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為著力點,以做好行政處罰法的實施工作為抓手,以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為重點,不斷改進和優化交通運輸執法工作,鞏固深化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實現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規范化長效治理。
二是深化交通執法信息化賦能。加大對非現場執法及“智慧+”的推廣力度,進一步落實治超非現場執法點位建設與公路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年內完成6處普通國省道非現場執法點位的建設任務,對12處農村公路非現場執法點位建設進行調研評估,同時有效整合各區縣系統,建立市級信息化平臺,努力將我市非現場執法及“智慧+”打造為全省乃至全國標桿。
三是進一步規范道路客運市場秩序。持續加大客運出租市場執法和聯合執法力度,堅持日常巡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重點打擊火車站、汽車站等重點區域“黑車”等非法營運行為。同時堅持“疏堵結合”,及時了解群眾訴求,為客運線路科學設置提供依據,切實維護客運出租市場運行秩序。
四是繼續強化對受監項目的監管力度。以“品質工程”“平安工地”創建活動為抓手,落實工程質量安全責任,推進管理關口前移,加強施工現場管控。結合“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制定監督檢查計劃,突出特長隧道、長隧道、特大橋及大橋等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加大檢查頻率,狠抓整改落實,確保重點工程項目質量優良率達到100%。
(八)突出科技創新引領,著力建設綠色、智慧交通。
一是持續深化“兩路”污染管控。深入推進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完善“六個一”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路長制工作優勢,全力推進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走深走細走實。持續深化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按期完成省環治辦下達的治理任務;力爭4月底前完成張東鐵路綠化整治提升工程。
二是全面開啟“綠色維修、駕培”行業建設。完善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與維護(I/M)制度,強化汽車尾氣排放維修治理;總結中央環保督察經驗,鞏固機動車維修行業VOCs治理、廢物處置成果。持續推廣M站,建立生態環境部門、交通運輸部門尾氣超標車輛治理信息的互查共享機制;持續推進“淄博綠色汽修”品牌。推廣使用節能環保新能源教練車型,加大對教練員節能駕駛知識、操作規范繼續教育。
三是數字化賦能交通運輸高效發展。借助于數字化推動交通運輸系統時空資源集成優化,運用市場路徑推進綜合交通數字資源利用最大化,加快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加速推進綜合交通運輸服務平臺建設,植入運管全程多元管理、智慧全鏈執法、基礎設施智能運行、出行服務動態響應等場景,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撐,為高效運營提供保障。
四是智能化推動交通運輸協同發展。以項目為載體、應用為導向,全力推進智能化進程,在BRT快速公交項目中,以智慧為特色,綜合運用網聯感知、協同控制及交通態勢互聯,爭取做成車路協同示范工程;在已批復為省級數字化公路試點的國省道智能化管理項目中,納入設施多維監測、主動預警及精準管養,做成全省標桿、全國先導;以創建全國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為契機,推動綜合交通組織向實時智能協同、綠色高效發展。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